
心理學實證支持的自我療癒方法
2025.07.15 09:59
當你感到情緒低落、心煩意亂,甚至無法向他人傾訴時,或許會問自己:「我能不能一個人療癒自己?」答案是:可以,而且你比自己想像的更有力量。
心理學家James Pennebaker 的研究指出,將情緒透過書寫方式表達出來,有助於減輕心理壓力、理清混亂思緒,甚至改善睡眠與免疫力。
你可以每天花10~15分鐘,寫下「今天讓我感到難過的事情」、「我目前最擔心什麼」或「我希望如何改善我的處境」,不需在意文筆,重點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。
這個方法不是讓你一直陷在負面情緒,而是幫助你將那些「說不出口」的感受,找到出口。
正念(Mindfulness)是近年心理學界非常重視的療癒方法,強調不批判地察覺當下,對改善焦慮、憂鬱、過度思慮等情緒困擾非常有效。
最簡單的正念練習方式,就是**「正念呼吸」**:閉上眼睛,專注感受自己的每一次吸氣與吐氣。若思緒飄走了,不需責備自己,只要再把注意力溫柔地拉回呼吸上。
你是否曾經在心裡對自己說:「我好沒用」、「我怎麼這麼差」?這種負面自我對話,會不斷強化你的焦慮與自卑。心理學中的「認知行為療法(CBT)」強調,要透過調整思考模式,改善情緒困擾。
試著轉換語言,例如把「我怎麼那麼笨」換成「我今天雖然犯錯,但我正在學習」;把「我做不到」換成「我還沒做到,但我會慢慢來」。
這不是自我催眠,而是用同理與溫柔對待自己,就像對待朋友一樣。
心理與身體是連動的。當我們壓力大時,身體往往也會反映出來,例如肩膀僵硬、胃悶、呼吸變淺等。
泡澡或熱水泡腳,讓身體放鬆。 做一點伸展或溫和瑜珈,釋放肌肉壓力。 練習深呼吸或漸進式肌肉放鬆法(PMR)。